1977 年推出的 Atari Video Computer System(簡稱 Atari
VCS),也就是老一輩玩家們所熟知的Atari 2600(簡稱
2600)。大部份有點年紀的朋友應該都是從任天堂 FC
開始接觸電視遊樂器,就連我自己也不例外,只是因為自己一時大意,入手的第一部電視遊樂器並不是
FC 而是 2600 的相容機【
賓果
】。要知道 FC 的推出時間可是 1983 年,這個時候距離 2600 發售也已經過了 6
年,可想而知,兩部主機的性能肯定是有著極大的差異。
例如 FC 版的大金剛遊戲容量為 24KB,而 2600 版卻只有僅僅 3KB,遊戲品質對比 FC
版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但在 FC 尚未問世之前,2600
可是遊戲主機的龍頭霸主,能夠在家裡玩到街機遊戲,即便是像大金剛這樣嚴重縮水的品質,也是照樣能夠熱賣超過
450 萬套,就連接近完全移植的 FC 版加上 NES 版的總銷售量,都還不及 2600
的一半呢。
這是一部在 Kickstarter 上集資非常成功的掌上型遊戲機,硬體是以 Pi Zero 為核心架構,並且使用 RetroPie 為運行平台。第一眼看到可以很明確的去感受到向「超級任天堂」致敬的意味頗高,實際入手後發現手上這台外殼還是使用了 Kickstarter 第一批的瑕疵品,並非市售的改良品,讓我有些失望。且正當慶幸螢幕沒有像投資者評論裏頭有不少人收到的是有亮點的瑕疵當下,居然還是被我發現正中央破了一個小洞......
還記得小時候第一次把硬幣投入機台玩遊戲時的感動嗎? Game Start 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被好友輝哥推坑:「有一批 NAC 框體好便宜啊」(疑?這台詞好熟啊),最後決定以非常優惠的價格,入手一台中古的 SEGA New Astro City 框體(NAC)。我手上這台框體的出產年份是 1994 年,在那個電玩場所還沒被抄家滅族的年代,這台由街機龍頭 SEGA 所推出的框體,可說是各大電玩場所的主力機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