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

我和 SEGA SATURN 第一次相遇的那些事

今天是 SEGA SATURN 發售的 27 週年,藉這個機會來分享個小故事。 這台 Saturn 已經壞掉將近 10 年了,狀況就是 HST-3200 最頭痛的有過電但無聲無影。早些年有送到 65K2 給二毛修過,但他嫌麻煩,不是不會修,而是 HST-3200 這麻煩貨,他花時間修了也不知道怎麼報價,乾脆直接給了我一台後期的良品頂著玩,而這台在發售初期就買的 Saturn 也就當作紀念品塵封了起來。 1994 年 11 月 Saturn 發售,找遍全萬年居然只剩下小(黑)叮噹有現貨,有年紀的電玩朋友應該都知道這家店跩的程度不在話下,跟他買東西好像欠他錢一樣,特別是那個胖店員。 Q:請問你們有進 XXX 嗎?A:你有要買嗎? Q:請問一下這個東西多少錢?A:你有要買嗎?真的就連只是問一下而已也超級不耐煩。儘管已經請隔年 1 月要去日本出差的同事幫我代購,但是無論如何,我就是一定要馬上玩到 VR 快打,只好硬著頭皮乖乖掏出錢買下將近 2 萬元的主機(那時我的薪水一個月是 1 萬 8),當然這價格還沒包括遊戲片。結賬時順口問了一下胖店員怎麼會那麼貴啊?他只是淡淡的回了我一句:因為你急啊!這話真是無比中肯,此時的我心中除了咁聲連連之外,也實在是無法用任何言語來反駁他了⋯⋯ 自從有了 Saturn 之後,就能開心的在家玩著 VR 快打,雖然畫面無法與街機版相比,但能在家裡玩到夢寐以求的街機遊戲也是相當令人感動的,後來又陸續買了 Gale Racer、時鐘騎士大冒險這些好玩的遊戲,還記得夜半關燈玩著 D 之食卓的恐怖體驗,移植程度令我難過的 Daytona USA,全盛時期的飛龍騎士、VR 戰警、VR 快打 2、毒蛇格鬥、Sega Rally 等,更是將 Saturn 推向高峰。當兵時也曾將主機偷渡到部隊,與部隊弟兄們玩 VR 格鬥嘉年華、全日本摔角,打遍無敵手,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退伍前甚至親眼見證到 Saturn 變成國軍中山室的標準配備,雖然後期與 PS 之戰已無力回天,但我自始至終仍然支持著 Saturn,直到有一天開機畫面變成黑白然後再過一陣子就沒聲音畫面了⋯⋯ 近年常常在懷舊社團裡看到有各路高手自己換電容修遊戲機,其中當然也包括了 Saturn,是說什麼把整台電容全換就能復活,輕鬆又愉快。真是有那麼簡單?看到這裡,心裏又燃起了想要復活手上這台有紀念價值的 Satu...

ATARI 2600【 E.T.外星人 ET Extra-Terrestrial 】實體遊戲卡帶入手

圖片
去年在 NOWNEWS 懷舊專欄 寫了一篇關於 ATARI 2600  一代巨人 ATARI 殞落的代罪羔羊【 E.T.外星人 】 文章,起源於我在「網飛 Netflix」上觀看了懷舊特輯「高分得勝.電玩的黃金年代 High Score」。在此之前,沒實際接觸過的我,對於 E.T.外星人這個遊戲的印象與一般大眾玩家無異,不外乎是冠上壓垮 ATARI 與遊戲業界的最後一根稻草,粗枝濫造到令人無法遊玩等諸如此類的評價,但實際在認真遊玩之後,我發現到它並不是如大眾般的觀感那麼的不堪,或許在當下是因為冠上了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同名的賣座電影,然而遊戲最終成果卻不如玩家們所期待,但若是願意多花一些時間去了解怎麼 " 正確遊玩 " 這個遊戲的話,相信大家絕對會有一番新的體驗。

關於玩老遊戲畫面拉伸變形的那些事

圖片
早期遊戲使用傳統映像管電視遊玩,也就是一般玩家所強調的 4:3 螢幕,直到液晶電視普及後,開始也出現了 16:9 的寬螢幕,進而變成現在的主流顯示規格,然而在 16:9 的尺寸上顯示這些老遊戲,不免會產生左右拉伸的變形感,所以就會特別強調這些老遊戲非得在 4:3 的尺寸上才能玩出真正的原汁原味,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前一陣子在電玩 Line 群中有討論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以前做遊戲的經驗可以來做個分享。就以任天堂紅白機(FC)來說吧,FC 的顯示規格是 256×224 像素(NTSC)和 256×240 像素(PAL),遊戲製作會以 256×240 做基準,然後將上下各 8 個像素放棄或是填滿以配合 NTSC,所以基本上 FC 的顯示規格就已經不是 4:3 的尺寸,而是相當接近 1:1,既然如此,那麼 4:3 就不是老遊戲顯示的基準,而是個人的觀感了。畢竟當時都是使用傳統映像管電視在玩遊戲,不知不覺 4:3 就變成玩家口中的標準,殊不知 4:3 與 16:9 一樣是變形,只是程度上的差異而已。

如何在虛擬機上完整的安裝 Windows 98

圖片
我在 VM 上安裝 Windows 98(以下簡稱Win 98)時遇到了幾個無法正常啟動的驅動程式,網路上爬了一堆相關文章也都無解,其實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安裝 Windows XP(以下簡稱Win XP)省時又省事,但既然碰上了,當然就會盡量想辦法去解決囉,畢竟 Win 98 可是有好用的 " 純 DOS " 環境啊⋯⋯ 所幸在爬文時有注意到一些回文者的留言,指引了我一個不同的方向,進而去搜尋了新的關鍵字,最終也就這樣順利的完成了,為了讓其他想安裝的朋友不要去浪費時間,我就在這裡把安裝程序做一個完整的說明,當然這只是宣示能夠安裝而已,真要在 Win 98 虛擬機上玩遊戲的話,還是建議使用《 PCem 》比較實際。

一個自製實體遊戲卡帶的誕生

圖片
當你想玩某個遊戲,可它卻偏偏沒有實體卡的時候,你會乾脆屈就玩模擬器就好,還是會想自己來搞一塊呢? 就拿任天堂《忍者蛙與雙截龍》這個遊戲來說吧,本作只有推出美版,如果想要在實機上玩到,就必須先入手一台美版的任天堂也就是《NES》。然而不管是 NES 還是忍者蛙與雙截龍,這兩種選項在目前市面上的入手價格都不低,要是想在日版的任天堂紅白機上玩到的話,可能就要使用燒錄卡或是去找找看市面上的多合一卡有無收入這個遊戲。不過對我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單卡,所以這次就以《忍者蛙與雙截龍》來作示範吧。

自製歐版【 MARIO BROS. 水管瑪莉 】實體遊戲卡帶

日前無意間才發現到歐版的《水管瑪莉》與日版的差異,不只在畫面上有所提升,就連日版當年移植時所刪除的東西也都加回來了。其實這些要素在磁碟機上的《水管瑪莉回歸》就有,只是磁碟機版中有大量的合作廠商置入廣告,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原汁原味的遊戲,其實是當時根本就買不起磁碟機⋯⋯在知道歐版把這些置入廣告移除並且推出實體卡帶版後,讓我第一時間就趕快去下載 ROM 來玩玩。 遊玩後就會發現在日版沒有的東西都加回來了,特別是每關一開始會有新出現的敵方角色攻略教學,但玩一陣子後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原來是速度太快了,因為 PAL 制(25fps)的關係,在 NTSC 制(29.97fps)的機器上當然會變快,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我要正常玩這個遊戲就必須買一台 PAL 制的 NES? 此時只好厚著臉皮向擁有百寶袋,在電玩界人稱 " 馬丁噹 " 求助了,不愧是馬丁噹,淡淡地說了一句:「真是拿你沒辦法」,然後就從口袋裡拿出這塊史上第一片可以任意切換 PAL 制和 NTSC 制的 FC 歐版《水管瑪莉》。 猶如背面說明:1P の B ボタンを長押ししたままにして、電源を入れると PAL から NTSC に切り替えることができます。只要按住 1P 的 B 鍵不放再開機,就可以切換成 NTSC 制,這麼方便的功能,除了讚嘆還是讚嘆啊⋯⋯ 新加的要素除了上面說的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在操控性上變得更好,與原始日版相比,整個完全就是不同檔次的遊戲,很多小細節如:烏龜翻身後會跳出將殼踢翻在進入龜殼中等等,加上刪除的關卡,讓人玩下去就欲罷不能。沒想到38年後可以用全新的方式再次體驗,真的推薦大家可以試試這個版本。使用模擬器像是 Nestopia 的話,可以切換 PAL / NTSC,但我個人就是更希望能夠在實體遊戲機上玩就是了。

如何使用 MAME 玩遍所有 Game & Watch 掌機遊戲

圖片
自從再次入手了「 Game & Watch 小金剛 」掌機之後,就開始有了想要把小時候的回憶都找回來的念頭。其實算算也沒多少,大概只有 5 台左右,而且都還不是稀有品,比起全部總數 59 + 1 台贈品版來算的話,這種程度簡直就是 " 一塊蛋糕 " 而已。

老師對不起之 Game & Watch【 DONKEY KONG 大金剛 】

圖片
前陣子老同學的「Game & Watch 大金剛」螢幕掛了,寄了兩台在日拍上拍到料機來替換,修完後剩下一台上螢幕勉強還活著的殘骸,就這樣一直放在我的辦公桌的角落。沒想到二毛這傢伙居然趁輪到我在家上班的時候,偷偷地把它整理好給我,金價系揪甘心!現在拿到的這台可以留下來當傳家寶了,畢竟這個大金剛真的對我很有故事啊⋯⋯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跨越 40 年的超時空另類合體!

圖片
前幾天想要在網路賣場買個 HDMI to AV 的轉接盒,準備將手上幾台有 HDMI 輸出的模擬器硬體如 " 迷你超任 " 等,也試試接到映像管電視上玩,找著找著又看到了 AV to RF 的轉接盒,此時的腦中突然蹦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在老電視上執行現在的 PS5,到底會是個什麼樣的光景呢?雖然國外早已有人測試過,但要是自己沒有親自玩過一次,怎麼會有感覺呢?剛好手上也有幾台古早的映像管電視,不如就來試試將 PS5 的數位訊號轉成比 AV 還要更古早的 RF 好了。

CP 值絕高的攜帶式掌上型 8 in 1 遊戲機【 FC3000 】

圖片
最近好機友閒來無事又推了一台對岸出的攜帶式掌機給我,這台主機其實已經發售有一陣子了,我根本就沒什麼興趣,畢竟這類型的東西一天到晚出個不停,換湯不換藥,隨便換個殼就可以繼續再賣,裡頭東西大同小異,早就習以為常到幾近無感。正當這樣想的時候,遠目到地上居然出現了一個可疑包裹,打開一看,疑?這不正是好機友推薦的掌機嗎?原來是隔壁好鄰居買的,而且一次居然還買了 6 台!?借來一看發現整體外觀質感其實還不差,打開電源後⋯⋯ 修蛋幾咧,說好的 8 in 1 呢?怎麼裡面全是一堆從沒見過的遊戲?

【 Dam Panic 修水壩 】懷舊掌機維修

圖片
一台漂漂亮亮的古早掌機最怕遇到螢幕背面的銀色反光膜變質,那個可怕的酸性腐蝕氣體如果就這樣放著不管的話,到最後可是會讓你整台機器報廢的,一但開始出現太陽圈就要注意了。一般來說,只要螢幕沒有漏液現象,大部分都可以透過更換反光膜及正面的偏光膜來解決。無奈這台「 Dam Panic 修水壩 」的掌機,背景圖案居然是印刷在反光膜上?!這下子糗了,除了換膜之外,還要想辦法搞定這個問題才行。

VM 虛擬機啟動後無法找到硬碟與光碟機的解決方案

圖片
年前備份了一台 Windows 10 的實體主機,想要還原到虛擬機上做測試,但安裝完啟動後卻報錯抓不到硬碟?!以前還原過其它實體主機都沒出現這問題,唯獨這台機器就是怎樣也無法啟動,後來網路爬文發現其實有蠻多的人在還原 Windows 10 有遇到這個問題,大部分也都出現在 VMware Workstation 上,網路上有人提出的方案可以順利解決,方法有很多種,但也有越弄越糟的,我覺得以下這個最簡單,所以就隨手記錄下來啦。

想玩遊戲就自己來,復古點陣遊戲開發工具【 MakeCode Arcade 】

圖片
前幾天被電玩好友推薦了一本有意思的遊戲開發工具書【 深入淺出用 MakeCode Arcade 玩程式設計第一次就上手 】,號稱不會程式語言也能輕鬆做出遊戲,他覺得我應該會很有興趣。在此之前我已經有接觸過一些類似的開發工具,但實際操作下來發現根本就是言過其實,說不需要程式都是騙人的。不過我還是找了相關資訊來研究一下,發現這種積木式的堆疊還蠻有趣的,線上教學頗多,而且不需要安裝程式,只要輸入網址即可使用,非常方便,再加上不要臉地硬是上了,喔不,是拜了大師級的程式高手為師,萬一真的遇到需要程式解決的地方也完全無後顧之憂,所以就立馬訂購了一本來學習一下囉。

Pepperidge Farm 小魚餅乾造型悠遊卡製作紀錄

圖片
最近做了一個公司代理品牌「Tree Top」 果汁瓶造型悠遊卡,發現公司有些東西拿來商品化還蠻有意思的,特別是這個「Pepperidge Farm」小魚餅乾造型。剛好先前的過程沒有紀錄,不如就再做一個吧,順便也趁這次機會把整個製作過程記錄下來,如果喜歡的朋友也可以試著做看看屬於自己的個性化造型悠遊卡喔。

百玩不膩的長壽益智遊戲【 瑪利歐醫生 】

圖片
本文由 NOWNEWS 獨家授權轉載 各位玩家是否也有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長壽遊戲呢?所謂的長壽遊戲就是能夠讓玩家一再回味,隨時都能拿出來遊玩的遊戲,就像筆者曾經花了不少時間在 PSP 的「魔物獵人 3rd」或者是先前 Switch 火紅的「動物森友會」上,幾百個小時都不是問題,但那也僅止於遊戲熱潮時期一股勁,等到退燒或是有其它新遊戲出現後就默默被取代掉了。不過唯有那麼一個遊戲,可以讓筆者這麼多年來幾乎不間斷地每天至少花上 1 小時的時間遊玩,算算總時數應該隨便也超過上萬個小時了吧?這個迷人的遊戲就是「Dr.MARIO 瑪利歐醫生」。